程海荣,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教学工作8年。
教学理念:
积极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激励引导作用。
教学理念解读:
学习的过程从来都不是一个轻松快乐的过程,从学习的本质来说,学习是掌握一项新的技能,需要不断的大量的练习,练习的过程中又伴随着反复,整个过程要不断的克服惰性和挫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适时的给予激励和肯定,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能使学习变成一个痛苦并快乐的过程。
传道授业,成为学生心中的荣光
——记东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教授 程海荣
实验台前,程海荣老师拿起实验记录本,记录着本科实验设计预实验的结果;办公桌前,她积极探索教学改革,跟有经验的生物化学教师探讨重构课程的内容体系,提高课程高阶性。以“打破细胞看生命”的视角,重构了生物化学认知体系。以生物分子的组成、结构、功能等构成知识“点”;将生物分子的这些基本知识点依靠代谢过程串成生物分子参与生命活动的“线”;通过生物分子的代谢调控描绘出“无生命的分子形成有生命特征的细胞以及生命个体”,完成了系统的生物化学知识的“面”。由此改变了原有重“记忆和理解”的低阶知识认知,形成了“以生命重要活动”为核心的、注重“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的高阶认知体系。为了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她提高课程的挑战度,形成了由期末笔试、小组讨论和科研论文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形式,分别从知识认知、应用分析、研究创新、团队协作等多个层次考查学生学习效果。学生们在结课后,直言课程收获很大,对科研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讲台上,她努力践行“创造的教育”的理念,以饱满的教学热情、认真负责的精神以及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操守,承担着自本科至博士研究生的教学工作。她将科研思维融入课堂,抱着对学生负责、对学问负责的态度,身体力行地践行着立德树人的根本原则。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既能让学生掌握实验技能,又能让学生从实验角度深刻理解生命大分子物质的分离纯化和分析,这是那段时间让程海荣老师苦思冥想的问题。经过无数个周末的不断探索和重复实验,她探索出了让学生可进行自主研究的生物化学实验课程,将科研转化为本科生教学。而这背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她的教学理念。学生们喜欢程海荣老师,在他们眼中,程老师既是师也是友。她不仅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春风化雨般的师者风范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身正为范的人格魅力。
在她心中,教师的魅力在于平凡。这种平凡藏在无数个日日夜夜中,但崇高却存在于无形之中。她将思政理念融入课程中,用学科蕴含的知识点,“润物无声”地开展立德树人教育。如让学生知道,生物化学许多领域我们起步较晚,与世界前沿确实存在一定差距,但是在蛋白质合成领域我们曾经走在世界前沿。近些年我国生物化学发展很快,只要我们努力奋斗,就一定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强师报国、求实创造”的东师精神,以课堂为阵地,在传授生命科学相关知识的同时,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并行。她展现了新时代教师的精神风貌。
个人经历:
2003.09-2012.06,在东北师大完成本科与研究生的学习,其博士期间于2010.10-2012.04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联合培养。
2012.07留校工作,承担了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实验等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
教学基本情况:
承担了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实验等专业基础课程,并担任本科生学业导师,课程满意度达 98.6。
教学科研成果:
自2015至今,承担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4项,参与发表论文《生物化学综合实验课程改革探索》,参与编写《生物学实验基本技术与方法数字课程(分册)》,指导本科生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6项。
曾获奖励:
人参活性多糖的系统研究。周义发,台桂花,程海荣,高娟,范玉莹,崔思思。吉林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14-11
(来源: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