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新兵”的平凡世界
——教育学部辅导员刘聪
春寒料峭时,吉林省新冠疫情爆发,学校自3月15日开始实施静态管理,美丽的东师校园开始进入“慢”生活。图书馆、静湖、食堂不见了往日朗朗书声和嬉戏吵闹的身影,学生们无一例外的静置于寝室内生活,而这安静的背后,有一群人在事无巨细、甘做人梯的平凡付出。
【临危受命,“新兵”的两千名学生】
在疫情形势严峻、在校生数量众多的情况下,为保证学生的日常生活正常运转,学校于静态管理前一天的晚上,成立临时党支部,将党支部建立在学生宿舍楼里,实行宿舍楼、学院纵横交错的网格化管理模式。辅导员刘聪临危受命,担任女生三舍C临时党支部副书记,协助支部书记负责一栋楼,共计21个楼层、2680多名学生的日常管理。

刘聪是一名刚入职一年的辅导员“新兵”,面对这样复杂多变的形式,压力无疑是巨大的。“怎么去负责这些学生的三餐”、“怎么送到每一名学生的宿舍门口”、“如何减少聚集”,来不及去考虑其他问题,这些问号就已经萦绕在她耳边。3月14日深夜,在支部书记白冰老师和学部副书记元修成老师、副书记董俊老师的指导下,教育学部学工组深夜布置,于15日凌晨2点敲定了最终方案。挥别深夜的睡意,凌晨5点,大家就开始搬运2680多名学生的早餐,送给学生宿舍门口。

【重重挑战,落实解决现实诉求】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很快映射进来,这名“新兵”的新工作才刚刚开始。她迅速组织21名党小组组长,共同负责每日的订餐统计、核酸安排、三餐派送、晚点名。“早餐可以有酸奶、鸡蛋吗?”“午餐可以特色餐吗?”“可以有水果吃吗?”“可以有清真饼干吗?”每当学生们有各种需求时,她们都会立刻联络实现愿望。在这将近20天的时间里,她们不仅仅是师大学子,更像是铁打的战士,合计完成了78000多份餐食的派发,分发了上万箱的抗疫救援物资,而这些都是他们肩抗手提一份一份送到学生手中的,朴实的作风、扎实的基本功、做事严谨,这就是当代的东师人的真实写照。
考研复试场地在哪里?就业面试如何进行?在往常看似轻松的事情也变得困难了很多。“怎么办呢?无论如何也必须想办法!”刘聪立刻多方沟通,建立一生一策一方案,协调学生到指定房间进行复试与面试,并指导做好消杀。“谢谢刘老师,我被录取了!”“老师,我找到工作了,我以后也是一名老师了”……当一条条感谢的信息送过来时,刘聪看向了窗外,位于校西门花坛内的校训石格外引人注目,“勤奋创新,为人师表”八个大字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显得更加苍劲有力。
【爱与奉献,这是属于她的平凡世界】
昼夜交替,风雪不停,几千名学生此刻就像是彼此的家人,同学们有了“家”,而刘聪和老师们就像是他们的“家长”一样,时时牵挂刻刻在意。作为一名普通的辅导员,一名支部副书记,也许刘聪的事迹并不华丽,没有那么波澜壮阔与动人心弦,但能让这2680余名学生吃饱饭、学好习、上好课,是2022年她拥有过最精彩的经历,她与这21位层长素不相识,与这2000余名学生未曾相知,但这一切,以爱之名,爱生如子,赤诚之心。

一名新兵带领同学们开展日常生活管理与思想引导的故事还在继续,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在学校领导的部署、后勤工作人员的付出、核酸检测人员的疲惫、抗疫一线的志愿者冲锋陷阵下,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为抗击疫情做出贡献,他们所有人都是平凡世界的超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