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本该是春暖花开的时节,但伴随风雪再次来临的新冠肺炎疫情,给长春按下了暂停键,东北师范大学也进入了静态化管理。3月14日,地理科学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郑晓雪接到学院的通知,积极响应学校号召,第一时间加入学校成立的宿舍楼临时党支部,成为六舍学生公寓5层的楼层组长,负责宿舍日常管理、餐食和物资发放、垃圾清运、防控任务落实、紧急情况处理等,和一众青年志愿者一起为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忙碌奔波。
3月14日晚,郑晓雪同学临危受命,勇于担起宿舍楼层组长的重担。连夜紧急联系楼层内28个宿舍,近100名同学,第一时间传达学校的防疫通知,半夜2点仍旧坚守在岗位,等待新一天下发的通知,并及时向同学们传达。
作为一名抗疫志愿者,郑晓雪同学身体力行,每天在宿舍楼一层五层、楼道内、宿舍间往返,用自己的青春热血筑牢学校的抗疫堡垒。
每日清晨,在同学们都还在熟睡的时候,她已早早地起来,为同学们分发早餐,打扫清理垃圾,巡查楼层。从早到晚,她总是穿着一身淡绿色的毛绒睡衣,来不及整理自己的衣着。她说穿着这身睡衣,方便立即起身,方便第一时间为同学们服务。因为一次午餐配送出了点问题,她着急的一直在哭,她说她只是想让同学们都能吃上饭,自己苦点累点都不算什么,这是她身为党员和志愿者肩负的责任。

她已经记不清自己爬过了多少层楼梯,去过了多少遍宿舍,发放了多少份餐食,取过了多少次物资。但她记得第一次将水果搬上来时同学们洋溢的幸福笑容;她记得第一次将物资发到同学们手中时她们的真诚感谢。每每看到宿舍门上张贴的感谢话语,她都觉得能量满满,干劲十足。
面对繁杂的学习任务,郑晓雪同学仍能够冲到最前面,奉献自己的时间精力。博士三年级的她,面临着学业和科研的压力,并没有因此放弃志愿工作,而是继续坚守岗位,甘愿为同学们服务。
本就身体瘦弱的她,在做志愿工作的这些天,嗓子哑了,有几次都是在用喉咙勉强发出声音。每天过度的奔波,超出了身体负荷,没有时间、没有规律的饮食和作息使身体状态每况愈下,她的家人和老师看到她的状态也满是心疼,有几次她的父母都是眼含着泪,希望她能多照顾自己的身体。但是,她却固执地不想放弃,她说她是一名抗疫志愿者,是预备党员,是在读博士,是普普通通的中国青年,她在做着平凡也不平凡的事,这一切都是她的热爱。

作为新时代青年党员,郑晓雪能够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为人民服务”融入自己的生命。她说自己深受《觉醒年代》中先辈榜样们的影响,受到身边党员同志的鼓励,只要祖国和人民需要,就要义无反顾,坚持到底。
郑晓雪同学的奋战觉悟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激励鼓舞着新时代青年。他们意气风发,不负祖国和人民的信任,成为防疫一线最坚实的青春堡垒。热爱可挡艰难时光,郑晓雪同学敢于吃苦,甘于奉献,是引以为傲的东师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