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晨妍,女,教授,现为经济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教师,学院党委委员、企业管理系教工党支部书记。现从科研、教学以及公共服务等三个方面进行事迹介绍。
一、科学研究
首先,发挥专业优势,积极主持、参与国家、省级各项科研项目。杜晨妍同志近五年来主导并参与了十余项教育部、省级课题研究项目。其中,由其主持的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据确权范式之演变、概念界定及法律保护议题》、吉林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营商环境法治化背景下企业数据财产权益法律保护问题探究》,以及受企业委托开展的《企业商业数据信息保护制度构建研究》,均聚焦于数据财产权益法律保护领域的深入研究,形成了非常稳定并有特色的研究方向。通过深入的研究,杜晨妍同志提出的对数据财产权益应采取赋权保护等学术见解,为我国数据要素的市场化配置进程以及民事权利体系的更新与构建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引。
其次,以课题为载体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高质量学术论文,对经济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如其中《碳排放权的私法逻辑构建》一文深入探讨了新兴权利体系构建的私法路径,不但受到了同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再次,善于思考总结,出版学术著作。杜晨妍同志主编出版的学术专著《合同解除权行使制度研究》,为我国《民法典》的教学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二、教书育人
在日常教学方面,杜晨妍同志常年坚守教师岗位,并积极推行教学改革。在日常的课堂教学工作中,其注重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连续多年来杜晨妍老师的课堂教学好评率超过90%。本学期,其参与的“创造的教育”示范课堂活动,为提升学院的教学品质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在课程建设方面,杜晨妍同志非常注重课程内容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她撰写了两篇与课堂教学紧密相关的案例,不仅丰富了课程内容,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在人才培养方面,杜晨妍同志指导学生参与了多项学科竞赛及创新创业活动,并取得了良好成绩。近五年来,她所培养的硕士研究生中,3人参与其主持的教育部研究项目,1人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三篇,获2022年校长奖学金并考入厦门大学世界经济专业继续攻读博士学位;1人获 2020年“郑商所杯”全国大学生金融模拟交易大赛三等奖,并获优秀毕业生称号;1人获优秀学生干部称号。在杜晨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近年来,其硕士研究生中,有3人投身于教育事业,成为教师;6人则步入银行、保险等金融领域从业;政府部门就职1人;另有2人加入一汽集团、国家电网等国有企业。这些学生在多个重要领域中成功找到了自己的职业道路,并在这些领域内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们在学术研究与实践探索两方面均展现出了卓越的能力,为社会的整体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公共服务
杜晨妍同志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学者,而且在校外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担任诸多重要职务。目前她是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法律咨询专家,经常为省内立法和法律实施活动提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此外,还同时兼任吉林省法学会理事和长春市法学会理事,为推动法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做出了贡献。
杜晨妍同志在繁忙的教学、科研工作之外,还积极投身于学院社会服务工作。她在任党委委员期间还担任企业管理系教工党支部书记,从不计个人得失,始终以集体的利益为重,致力于推动学院党建和支部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以身作则,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为支部建设和学院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杜晨妍同志在教育领域长期耕耘,其始终怀揣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并不懈追求自身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提升,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该名教师在教育教学、学术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均表现出优良的职业操守,学院推荐其申报2023—2024年度学校“优秀女教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