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东北师范大学2023年—2024年度 “优秀女教职工”--杨奕

作者: [发表时间]:2025-05-16 [来源]:美术学院 [浏览次数]:

——深耕细作守初心,以美铸魂担使命

杨奕,中共党员,美术学院党委专职组织员。自2007年参加工作以来,始终坚守在思政和党建工作第一线。多年来,她以赤诚之心对待每一名学生、每一项工作,其敬业精神、业务能力和个人修养受到师生们的高度认可和一致好评。

一、科学谋划,筑牢党建规范根基

破局攻坚,化解历史积弊杨奕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直面基层党建工作的深层次矛盾与历史遗留问题,系统推进美术学院党建工作改革创新。作为党委专职组织员,她深入贯彻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要求,构建了“政治引领—专业融合—特色发展”的党建工作体系。通过制定学院党建重要工作制度(方案)23项,设置学院党建专门化工作模块68项,有效提升了美术学院党建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在具体实践中,杨奕实施“党建+美育”特色育人模式,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艺术人才培养全过程。六年来,累计开展党建专题调研12次,组织党建工作研讨会和业务培训30余场,发展教师党员5名,与入党申请人、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党员谈心谈话近500人次,高质量完成学校党委部署工作任务千余项,推动美术学院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显著提升。

凝聚共识,创优组织生活新机制。一是以主流意识形态为引领,以党的各项规章制度为准绳,努力提升组织生活实效性,增强组织生活引领力。杨奕认为,应时刻把握教育时机,将现实热点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入结合,实现思想引领,凝聚共识;二是积极探索党建工作创新形式,引导党支部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她组织学院党员师生走进吉林省孤儿学校、自闭症儿童基地和落后地区的中小学校讲授创意美术课,开展长效志愿帮扶活动;带领学生党员开展净月社区文化环境美化等活动,通过情感认同促进政治认同。

二、创新机制,构建党员发展新格局

精准施策,激发教师入党热情。在优化青年教师党员发展生态方面,杨奕以系统思维和创新举措全力推进。她认为,在发展教师党员工作中,基层党组织应主动作为, 加强指导党员比例较低的党支部, 着重培养高学历青年教师,并做好梯队式的教师积极分子培养规划。自2019年起,学院成功发展教师党员5人(副教授4人,少数民族青年教师2人),培养教师积极分子6人,填补了2013年以来教师党员发展的空白。

融合共进,赋能学生思政教育杨奕认为,在“三全育人”的大思政环节中,党建工作也应围绕立德树人目标,与思政工作同向同行,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协同发力。在学院各类党建场景中,她时常在活动的尾声结合时事热点和新鲜趣事,与党员们交流思想,凝聚共识。她认为,将价值引领融入师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创设具有亲和力和信服力的互动交流,以春风化雨的浸润式育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美丑观、荣辱观,才是真正实现育人目标的有效路径。

三、深耕实践,铸就党建专业品牌

精研深耕,打造特色党建活动。杨奕始终将提升党建实践活动的吸引力、专业化水平直至形成品牌化作为长期工作目标。她策划并组织开展了“我的中国梦”“画说习近平”、“图绘东师”等一系列红色画展;在“原著研读计划”“党员形象塑造计划”等系列品牌活动中,带领各支部党员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30余部;创办“党支部书记工作坊”,定期进行党务工作研讨,将支部书记座谈会常态化;创建美术学院“党务工作小组”,形成以党员学生骨干为主体的传帮带机制,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建工作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焕发生机活力。

多元历练,提升综合能力素养。自2019年起,杨奕多次被学校党委借调,参与第十五次党代会、学校入党发展对象培训班、党内统计工作年报、廉洁文化作品的征集和评选等专项工作任务;2022年抗击疫情期间,负责统筹净月校区核酸检测工作;2021年和2023年两次参与校内巡察工作;2024年被委派参加教育部非中管直属高校巡察工作实务培训。在党组织的培养和实践历练中,她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党务工作,特别是在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教育管理等方面成效显著,并于2021年获东北师范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杨奕曾说过,组织员虽是“小角色”,但也可以有“大作为”;负责的工作虽是“小角度”,但也应该有“大视野”;工作对象虽然是“小范围”,但应该拥有“大情怀”。奋斗在基层党建这条路上,她将继续晓之以“理”,育之以“境”,束之以“规”,献之以“行”,深耕细作守初心,以美铸魂担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