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东北师范大学2023年—2024年度 “优秀女教职工”--张思奇

作者: [发表时间]:2025-03-27 [来源]:美术学院 [浏览次数]:

张思奇,现任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曾任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团委书记、辅导员,先后获得“长春市十佳辅导员”“吉林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入围)”、长春市学校共青团“优秀团建指导员”、长春市“优秀青年志愿者”“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

探索“影视思政”育人模式,做青年最“信”的人。她指导学生组建起“乡影行”高校影视公益共同体,以影视为载体,面向基础教育将红色文化融入教学环节和内容中,助力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影视文化教育新模式,引导学生在艺术作品熏陶和实践创作中将红色精神和思政情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此项目先后获得“挑战杯”吉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特等奖、吉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红赛道)银奖、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吉林省赛区金奖等多项奖项。2023年,她带领“乡影行”公益团队赴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和兴县基础教育第一线,深入当地13所学校,开展影视公益课、语言表达公益课和原创作品公益展演,公益实践项目覆盖学生1000余人。活动得到吕梁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和高度评价,被山西省电视台和吕梁市电视台全程报道。

不断探索学生工作的守正创新,做青年最“亲”的人。面对当前网络的机遇和挑战,她迎难而上,创建“东师传媒”“艺见青心”等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优化和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2022年“同唱一首歌,把温暖传递”——线上感恩接力活动,被新华社、学习强国等多家媒体报道,个人抗疫事迹和短视频被“新华号”客户端、东北师范大学强国号转载;组建团队原创战“疫”系列视频20余个,累计播放量近100万,被吉林日报视频号等多家官方媒体转载,切实增强正面宣传吸引力和有效性。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先后拍摄制作《春暖花开》(学院师生合唱版)MV、《错位时空》(云合唱庆祝建团100周年特别版)等校园文化作品,以学生喜闻乐见形式传播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其中,《东师思政云课堂》获吉林省高校“四史”优秀网络文化作品思政微课类一等奖,微电影《最好的评语》获得吉林省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评选一等奖,指导学生作品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三等奖、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优秀奖、吉林省广播电视局“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优秀广播电视主题作品评选展播活动”电视节目类二等奖、吉林省青年新媒体创意创业大赛优秀奖等多项奖励。

身先示范做好基层团建工作,做青年最“敬”的人。在完成共青团基础工作基础上,她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组织开展“礼赞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朗诵专场展演、“长春·迹忆”系列社会实践活动、“雷锋精神”思政微课堂制作、“用爱点亮未来”为四平盲童学校录制有声书籍公益志愿项目等活动,将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校本文化传承、精神血脉赓续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其中。她所指导的“四海同音”普通话推广志愿服务队受获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表彰(吉林省唯一学生团队),“红旅·红忆·——共筑记忆场域,共讲红色理论宣讲团”获批2023 年吉林省大学生“三下乡”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纳入省级重点管理团队,并纳入全国重点管理团队(全省78支),多次被中国日报网、中国青年网、中国教育电视台微信公众平台等权威媒体报道。她所指导的学生组织获2023年吉林省高校“活力团支部”评选一等奖、“活力社团”二等奖、吉林省“先进班集体”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和获奖20余次。她培养的学生中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1人、宝钢奖学金2人、吉林省“十佳大学生”等荣誉称号,学生事迹被《人民日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