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东师女性 >> 正文

吉林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 | 曾艳:以爱之名,让爱流淌

作者: [发表时间]:2021-10-16 [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微信公众号 [浏览次数]:


 

她将师者之爱,分为理解爱、传递爱、表达爱三个层次,这既是三种不同程度的爱,也是爱以己及人的过程。她以爱之名,让爱流淌。

(一)师者之爱,是理解爱的内核

陶行知曾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他以“甘当骆驼”的精神,向我们生动诠释了老一辈教师对教育、对学生无私奉献的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广大教师应争做“四有好老师”,勉励教师要具备仁爱之心,因为爱是教育的灵魂。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曾艳认为要理解师者之爱,要满溢着爱去引导教育学生,只有自身具备爱的能力才会去爱自己的学生。

爱的内核是责任。选择了辅导员,就选择了一种责任。于曾艳而言,辅导员工作就是她的初心与梦想,为了这个梦想,她放弃了去全球500强企业高薪工作的机会,甘之如饴地选择了这份责任与担当。

也正是这份初心,让她在疫情来临时,强忍孕期不适,在产前两个月一直坚守抗疫一线,产后54天就回到工作岗位。她坚持每天一对一和学生电话联系排查疫情、解答困惑、疏导情绪,她说:“不听到他们的声音,我真的放不下心,睡不着觉。”她用生产前的两个月,与学生进行600余次的电话沟通,线上的交流更是不计其数,在进产房前的最后一通电话,她不是打给无法进入病房的爸爸妈妈,而是打给了远在新疆、受疫情影响家庭出现经济困难的维吾尔族学生,想要为她申请困难补助。更是因为这份执着的爱,产后54天主动回归工作岗位的她成功发现并远程处理了学生的心理危机。

爱的内核是尊重。曾艳认为爱不仅仅是责任,还有尊重。辅导员的爱,是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个性,发现学生的优长,尊重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

尊重学生个性,所以她常常要求自己“与时俱进”,只有了解学生的喜好、语言,才能更好地理解学生的行为、与学生建立有效沟通。为此她可以去了解自己不懂的电影、没触碰过的运动,就为了在谈心谈话时和不擅言辞的学生找寻共同语言;她可以虚心地请教学生,询问学生对自己工作的意见,在反思中不断改进。她尊重成长成才规律,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分阶式专业培养“强基计划”,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推进不同程度的专业培养活动。“明日之星”历史教师培养系列活动、“咨经问道”史学人才培养活动、“旅管精英”系列实践活动以及寒暑假提升计划、移动自习室计划等等,每个学期、每个假期、每个学年,她都为学生搭建了丰富的学习平台,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考虑学生需求、尊重学生需要的同时培养对专业的热爱、对学习的热情。

(二)师者之爱,是传递爱的能量

 

师者之爱,是让学生将无形的爱化作一种坚韧、自信的力量。曾艳用爱引导学生不懈追求、敢想敢梦,同时牢牢抓住每一位学业困难的学生,鼓励他们不放弃,确保他们不掉队,这需要成倍的付出和倾情的坚守,但她从未后退。

“让我们一起努力。”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因语言基础和适应问题,常常引发学业问题。面对他们的学业难题,她迎难而上,积极破解。在刚出任辅导员时,带的是大三年级,当时年级有3名绩点不足2.0、最低绩点1.46的学生。为了帮助3名学生顺利毕业,她在与学生深入交流、找准学生学业障碍根源的同时,“量体裁衣”帮他们分别定制学习计划。语言基础薄弱,她以普通话考试为契机,指导学生备考;经常逃课,她就连续一个月,每节课提前5分钟,站在教室门口去看学生有没有来上课,直到学生出现在每一节课堂上;专业课听不懂,她就组织年级成绩优异的学生干部与3名学生结对子,进行一对一帮扶,同时邀请专业课教师对他们进行课后单独答疑解惑;升入大四,距离达到毕业标准还有较大距离,有2名学生出现退学的念头,她说:“我的学生,不可能不毕业,让我们一起努力!”朴实而自信的话语,给予学生莫大的动力,没日没夜的坚守陪伴,最终学生重拾信心,再次直面学业的难关。

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儿,最终,她帮助3名学生全部顺利毕业。或许是陪伴过程中点滴的爱,触动了学生心中沉睡的梦想。在择业中,小迪选择志愿投入西部计划,小巴成为一名光荣的消防员,小木放弃毕业在家待业的打算、成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

“梦想总要试一试,万一我们做到了呢?”在专业培养过程中,曾艳始终传递给学生的是,要敢想敢梦。她以培育史学人才为目标,在年级实施进阶式专业培养,结合不同专业特点和专业发展需求,在不同时段开展强化基础的专业素质培养活动,全力助力学生夯实专业基础、提升专业素养。历史公费班的小靖,一直积极参与班级专业学习活动中,历史专业知识扎实、教师技能过硬,在经过长时间的备战后终于来到心仪学校的面试现场时,被告知今年不招收历史教师,对小靖来说是梦想破灭般的打击。曾艳问他:“你就这样放弃你的梦想了吗?我们努力了这么久,你有让他们看到你讲课吗?你为自己争取几分钟,让他们看一看你的能力,他们会惊艳的,梦想总要试一试,我想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不会遗憾。”因为勇敢的争取和厚积薄发,最终用人单位增设招聘名额,与小靖签约。历史学班的小宇,成绩不是班级最靠前的同学,但却是班级每次读书打卡排名中的佼佼者,专业基础非常扎实。他在向学院自办期刊投稿的过程中,曾艳一直鼓励他,瞄准更大的舞台,相信自己的能力,她说:“小宇,我们拼一拼,冲击一下更大的论文比赛,万一我们做到了呢?”最终,小宇参加并获得全国第十一届“史学新秀奖”一等奖,是学院近20年来唯一一人获此殊荣。

诸如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这些学生成才成功的背后,固然离不开学生自己刻苦的付出,却也离不开辅导员在学生克难和追梦路上,那以爱为念的支撑和引领。

(三)师者之爱,是助力爱的表达

 

师者之爱,不仅仅是心中有爱、传递着爱,更是引导助力学生将这份爱传承下去,让更多人感受到爱,让学生激发爱、表达爱。2020年疫情爆发后,曾艳用讲好抗疫故事、传递抗疫精神,来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她引导学生用学好专业、做好规划、努力就业来积极抗疫,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党和国家的爱。

“稳”抗疫,增强中国自信。面对疫情,曾艳以稳定学生情绪、引导居家防疫为工作底线,以稳固学生心态,将战“疫”转化为育人契机,开展“双线”抗疫。每个周四下午,都是曾老师的“抗疫小讲堂”时间,她以线上直播的形式,每周召开一个主题班会,每月一次支部线上党日活动,为同学们讲讲抗疫故事,聊聊抗疫感受,用轻松诙谐的话语,在讲故事的同时启发学生思考和交流3个问题,为什么这场抗疫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为什么这场抗疫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又是为什么这场抗疫体现了人民群众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抗疫精神?

生动的抗疫故事引发了同学们的共鸣,也让抗疫精神烙印在大家心中,在曾艳的启发和引导下,多名支部党员和年级学生将对祖国和党的爱化身实际行动投身抗疫一线,主动担负防疫志愿者的工作,他们先进的事迹也受到当地和学校的表彰,更在朋辈间发挥了榜样示范的作用。

“学”抗疫,恪守学生本责。2020年,当寒假因疫情而延长,因疫情带来的焦虑也在延长,曾艳知道学业指导刻不容缓,只有行动才能战胜焦虑。她告诉学生:“此时此刻,学好专业就是对党和国家最好的交代,就是最好的抗疫。”一方面她搜索筛选并向学生分享线上优质学习资源,另一方面向学院院长、专业教师请教,针对不同专业布置假期作业、推荐专业书单,同时在谈心谈话中了解到学生对专业学习的方法存在困惑,设计读书打卡交流活动、邀请专业教师推荐专业学习方法类的书籍、每周指导点评学生的读书心得。当她看到他们一份份独具见解的旅游产品分析报告、千余篇独具风格的硬笔字、四十余万字的精彩书评以及一张张优异的成绩单时,这颗忧虑的心逐渐安定。

“行”抗疫,创设精彩未来。疫情来临后,许多老师纷纷化身“主播”开展线上授课,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师,曾艳也主动报名参与线上授课。为了给学生带来更好的生涯指导,引导迷茫中的大一新生预设精彩、创设未来,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她开展“私人订制”式的一对一辅导,唤起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启发学生树立报国初心。直播中,学生们热情高涨和近千条的交流弹幕,让她看到祖国无限可能的明天。

返校后,面对因疫情而攀升的就业压力,曾艳研究新形势、破解新问题,一方面她通过开设就业课程,从理论和观念层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充分做好求职准备,以积极心态面对就业;另一方面,她开展“精准帮扶”系列活动,求职信息推送、简历指导、模拟课堂、模拟招聘以及就业咨询都细化指导至个人,全面助力学生提高求职能力,增加学生求职成功率。在她的指导下,学生以更主动姿态投入求职就业,走出因疫情带来的就业影响,也不再有“慢就业”的现象。

 

时至今日,那些即使已经毕业工作的学生,在职场遇到困惑时还会联系曾艳寻求指导和帮助,在取得工作上的小小成就或感动收获时还想着和她开心地分享,曾艳对学生的爱不仅仅是语言上,更多是行动中,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让学生看到真爱有形,让学生心中充满爱的同时,学会传递爱、表达爱。她个人抗疫事迹被教育部微信公众平台“高校辅导员在线”报道,关于抗疫精神的书稿被收入《高校战“疫”一线的思政力量》书中。

(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微信公众号)